第05讲-宏观经济分析II-“基于债务和信用周期”的分析框架
信用与借贷
信用就是债务
信用产生借贷
- 源于人性的懒惰与贪婪
借贷产生周期
- 支出曲线围绕收入曲线波动
- 微观周期->宏观周期
人性
- 人性分类
- 黄赌毒
- 虚荣
- 懒惰
- 贪便宜
- 窥伺隐私
- 八卦
- 群体心理
- 跟风
- 贪婪
- 恐惧
- 对自己反人性
- 对别人顺人性
- 靠“性”发家:陌陌,腾讯摇一摇,漂流瓶
- 美图秀秀利用“虚荣心理”,懒惰
货币的派生
货币的锚
- 商品(黄金)为锚
- 美国国债为锚
- 法币体系=国家信用为主的货币发行体系
- 08年后中国出口↘开始创造MLF等工具为锚
货币投放量=基础货币*货币乘数
- 货币乘数=1/存款准备金率=1/10%=10
- 什么是准备金率? - DONT的回答 - 知乎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944185/answer/127102406
- 1 央行发布基础货币
- 2 商业银行抵押债券获得基础货币
- 3 银行留下准备金,进行贷款
- 4 经济主体获得贷款
- 投资
- 发工资
- 5 经济主体的钱再次回到商业银行
- 6 商业银行继续放出贷款,派生货币
- 7 直至达到理论货币投放量最大值
影响因素
- 基础货币发行量
- MLF, SLF
- 货币乘数
- 降准=降准备金率
- 派生渠道影响货币乘数
- 影子银行(被打掉)
- 同业银行(小银行借大银行)渠道(包商银行事件)
- 影响实体经济
- 影响小银行信用
- 个人借贷意愿
- 利率↗存款↘贷款↘->货币派生↘
- 房市作为贷款抵押物,限购->贷款↘->货币派生↘
央行调节手段
-
货币政策
-
量(影响总量)
- 中期:MLF、TLF (到期不续,央行收回资金,相当于缩表)
- 基础货币、降准/升准、OMO(Open market operation)
- 短期:正回购(央行向市场购卖债券收现金)/逆回购(央行向市场购买债券释放现金),调节短期利率,例如7天
-
价(改变资金价格,影响借贷成本)
- 利率->个人借贷意愿
- 利率->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
- 利率↗金融资产/股票价格↘ 在加息的周期中,最终是没有牛市的
-
-
财政政策
- 税收: 降税促消费
- 支出: 增加财政赤字->发行定向国债,做基建->变相吸收了房地产资金
去杠杆
杠杆率 = 总债务/(总收入+总债务) = 总债务/总资产 = 总债务/总产出
- 我有60元,借了40元,杠杆率 = 40/(40+60)
宏观杠杆率从08年不断上升
4W亿
- 国家
- 企业
- 个人
杠杆率↗一定程度->经济崩溃
- 连贷款利息都付不起了
- 违约
- 银行坏账
降低杠杆方法
- 降低开支:缩
- 开支 = 收入+借贷
- ↘开支->别人收入↘
- ↘借贷 分子↘分母↘ (分子降低的程度>分母) -> 杠杆率↗ 40/(40+60)-> 30/(30+60)
- 债务重组:缩
- ↘本金
- ↘利息
- 延期支付
- 财富再分配:缩
- 国家通过税收将富人的钱->穷人
- 发行更多货币:扩
- 收缩手段要和扩张手段一起使用,对冲经济下滑的风险
我的想法和知识补充
-
什么是准备金率? - DONT的回答 - 知乎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944185/answer/127102406
-
什么是货币供应量M,M1,M2?
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,我国现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:[1]
M0=流通中现金
狭义货币(M1)=M0+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
广义货币(M2)=M1+居民储蓄存款+单位定期存款+单位其他存款+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
另外还有M3=M2+金融债券+商业票据+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;
其中,M2减M1是准货币(Quasi-money),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。
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;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,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。若M1增速较快,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;若M2增速较快,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。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。M2过高而M1过低,表明投资过热、需求不旺,有危机风险;M1过高M2过低,表明需求强劲、投资不足,有涨价风险。
- 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以及杠杆率是什么意思?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0979324
English Terms | 英名名称 | 中文翻译 | 详细解释
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
M1 | Money Supply definition 1 | 货币供应量M1 | 货币供应的一种,包括所有实质金钱,例如纸币与硬币,也包括活期存款,即支票户口及即期户口
M2 | Money Supply definition 2 | 货币供应量M2 | 货币供应的一种,包括货币供量1,加所有定期存款、储蓄存款及非机构性货币市场基金
M3 | Money Supply definition 3 | 货币供应量M3 | 货币供应的一种,包括货币供应量2,加所有大额定期存款、机构性货币市场基金、短期购回协议,以及较大型流通资产
完整音频转文字:
第五讲带来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二个框架,我称之为“基于债务和信用周期”的分析框架,其主要思想和逻辑来自达理奥的分析框架。达理奥有专门讲解到如何理解和应对债务周期的书,书的内容非常多,其实我们只用理解其中核心的东西,并且与生活中宏观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,这些简单的框架其实已经够用了。
关于达理奥,大家可能可能不能陌生,他去年在中国有一本非常火的书《原则》,但这本书讲投资的内容不是特别多,他其他讲投资的书大家感兴趣可以下载来看。
什么是信用
我们在讲债务和信用之前,先讲其微观基础。首先就要明白“什么是信用”,信用在金融、经济领域有非常专业的含义,并不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当中信用如何,讲不讲信用,芝麻信用等。虽然也有一些联系,本质上也是一回事,但是在金融上信用指一个人按期还钱的意愿与能力。信用甚至还是货币体系上的一部分钱,跟债务、跟借贷相关的一个东西。很专业的债券分析的报告就有专门的信用研究,研究债券的发行主体有什么信用风险,这个信用风险应该如何定价,因此会看到不同的债券公司债券利率是不一样的,因为就是对应了不同的信用风险,我们有个很耳熟的名词就是无风险收益率。什么是无风险收益率呢,就是没有违约的信用风险。债券信用对应的信用风险,就是不还,还了就是信用。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银行里面的钱,我们叫信用货币。现在钱很多时候是以债务的形式存在的,因为我们存的钱,银行会贷出去,这些贷款就是银行的资产,就是借钱人的债务。资产和负债,以后我们会在财务报表、资产定价(债券定价)里详细去讲。这里我介绍这一框架前,先简单介绍信用,了解其微观基础,信用为什么会产生,借贷行为为什么会产生。
人性
这个就涉及到人性,就是人的本能,human nature,出生时就应该是这样的。比如说吃、对异性的生理需求,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如此。同样,你给别人钱别人就会愿意要,所以有些人能借,他就会有冲动想借。借了之后就会借的越来越多,这就是人的本性。所以,第一部分先介绍人性的概念。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比较有意思,因为在我自己的工作中,不管是做投资交易还是写公众号,或是之前互联网创业的尝试,不管哪个领域,我发现人性都是理解社会运转的一个核心概念。私下我有一句话被很多人都有引用,就是“控制了人性就是控制了世界”。还有两句话我觉得非常有用,就是想在社会中稍微想做出一点事情来,你要成事就要注意两句话,一个就是“对自己反人性”,就是很多时候要做不让自己那么舒服的事情,比如说阅读、克服感性投资思维、运动、不刷手机,这些都是反人性但是对人成长很有必要的事情,对自己要多做一些反人性的事情。还有一个就是“对他人顺应人性”,顺应他们的人性。如果同时做到的话,就能成事。成事的大小,就要看宏观、运气等因素了,是自己掌控不了的。顺应人性其实有很多典型的案例,比如说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很多商业模式和产品,像外卖就是顺应了懒人的懒惰的人性,因为不用走路。社交就顺应了很多对于勾搭异性的人性。美图秀秀和朋友圈,就顺应了大家去秀自己的,展示更美一面给大家的人性。
性
我总结下来,通常有几大类的人性:第一个最原始的冲动就是性(sex),关于性其实是很多产品的原始驱动力。比如黄色网站,全世界不需要运营投入,就能源源不断带来收入的行业就是“黄赌毒”,而黄是第一位的,性是人类发展生生不息的最原始动力。很多产品看起来阳春白雪,但背后用了很多相关的运营技巧和方法,甚至是产品特设计上都有应用。比如微信前两年的增长是非常缓慢的,然后语音的推出有了增长,然后又是摇一摇,我记得很清楚,身边同事都在摇,因为有的时候摇到一个女的,心理感受就会很不一样。所以它也利用了性这个人类很原始的欲望。甚至陌陌一开始就是利用这个做为产品卖点,后来就上市获得很多亿的市值,后来包括像漂流瓶等功能,所以这些都是以性为起点,然后慢慢发展起来的。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,在互联网社交产品这个门类里,他本身有两大驱动力都是跟人的本性直接挂钩的,一个叫做性,一个叫做虚荣。性,你同样可以在美国很多产品的发家史中看到,比如说比较火的Facebook,Snapchat,他都是从美国校园出来的。为什么从校园里面出来,因为大学生生理状态是处在荷尔蒙最旺盛的时期,对异性的渴求是旺盛的,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社交产品总是从20岁左右的校园诞生,最后火起来,而不是5060岁那些人群中,这是因为对于不同人群,对于性的需求是不一样的。年轻人更容易去勾搭异性,促成社交产品的诞生,最后暴发,这是第一个就是性。性还有很多应用,比如很多门户网站打开后,就会有很多性暗示,文字图片什么的,美女、女神等都是广泛跟性相关的一些暗示跟手法,还有就比如你看为什么刷抖音,一大类小视频就是看各种美女美腿大胸这种。还有就是微信公众号,比如被封的第一大号咪蒙就是喜欢起一些包含人性段子的标题,虽然从道德角度比较低俗,但是从商业上来看就是快速聚集人群很有力的一个工具。大家可以客观看待。
虚荣
第二个就是虚荣,刚才在聊社交产品就提到,性和虚荣是两大底层驱动力。比如说微信、Facebook,在朋友圈里秀就是要选好角度拍摄、再精选、再P图,最后期待人们的点赞和互动,期待别人认可的一种虚荣心理。美图秀秀就是倚靠人们的虚荣而支撑起的一个上市公司,就是不断的放大虚荣的人性。
懒惰
当然美图秀秀还满足了一个人性,就是懒惰。美图秀秀就是最简单的PS,满足了人们的懒惰。
贪图小便宜
第四个就是贪图小便宜的心理,这就是各种折扣满足了人们的本性,比如双11,618,都是打的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,特别是三四五线城市的老人家,中老年妇女喜欢商场里面搞活动,希望把小便宜据为己有。这个庞大人群在商业上有特别独特和广大的价值。
窥探隐私
还有一个就是窥探隐私,这个也很明显,很多解密、八卦、离婚就很快能变成热搜,虽然很不好,但是满足了人们这个人性。但人们的本性就是喜欢去窥探别人发生了什么。比如说,有天看到《秦小明》不为人知的秘密,大家肯定都会去点击,虽然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。但是大家还是都有这个窥伺的心理。窥伺在商业上应用,比如相亲的APP,你想了解别人发送的信息就要付费,就会有窥探的好奇心。
羊群效应
还有对金融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心理就是羊群效应,群体心理,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,这样自己就会获得安全感。当然获得安全感是很重要的,它维持了群体的稳定,是维护社会的繁衍发展的基本因素。但是如果想作为领头羊而言的话,就不能那么追求稳定,必须逆流而上,不然你就是会变成群体中的一个。关于群体心理有本书很值得去看,就是《乌合之众》,这本书非常经典。
因此,总结一下人性的几个东西,一个是性,一个虚荣,还有就懒惰、贪图便宜、窥伺心理、羊群心理,群体心理还可以分解出恐惧和贪婪两个分支,这个对金融市场非常重要。比如股票市场涨的非常好的时候,追逐进去就是贪婪;股票跌的非常厉害的时候,大家都很害怕,也不敢去抄底进入,这就是恐惧。什么时候不该贪婪或恐惧,这个在投资交易的过程中,对于心理的把控非常重要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投资收益。以上就是所说的关于人性的东西,大家可以多去研究研究,非常有意思,有时候搞透了可能比学习金融知识更加有用,因为这对思维层次上有很大的改变,可以帮助你怎么去认识社会、商业的规律、产品的本质(比如电商、工具类),这些东西可以让你更清晰的看到本质上规律的东西,如果你能把这些东西运用的话,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感觉,就是怎么能把自己变的更好,怎么样变得更快。怎么能利用这个东西,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和收入。所以,这就是人性。
索罗斯是利用人性的大师
人性跟债务周期有什么关系
但人性跟我们说的债务周期有什么关系呢?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借贷,以及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。只要我的收入不能覆盖我的支出的时候,我就要去借贷,信用卡就是最简单的一种模式。收入1W,支出1W5,那你就可以通过信用卡透支5k,这5k就是一种债务和信用。这种想用就会有的可得性,会让人们上瘾,就是所谓的贪婪、懒惰。希望不劳而获,希望天上掉馅儿饼,很多同学也是希望通过听完这门课,就能变成高手,马上赚钱。看过小明推荐的书就能马上成长起来,这些就是对应了人们懒惰的心理。所以人们这些心理,当借贷变成群体行为的时候,一直不加以控制的话,就会变成债务危机。比如说在美国,发达国家就会非常明显。在中国可能没那么明显,因为中国的中坚力量70后,他们掌握了很多资源,但是他们经历过苦日子,倾向于比较节约,有储蓄意识,不会透支。但是你会发现,到后面90、00后,甚至以后出生的小孩,就会更接近于西方的那种消费方式、财富观念。他们出生时物资比较丰饶,会倾向于向未来借钱提前消费。
经济进入这个阶段,借贷就会变成一个相对比较上瘾的东西。靠信用维持现有的生活就是一个上瘾的东西,这是人性决定的。因为有借贷产生,就会内含了一个周期存在。比如你今天借了5k消费(收入1W,支出1W5),这一个月的支出就超过了收入。如果收入和支出各自画一条增长曲线,你就发现支出曲线是处于收入曲线上方的,因为支出大于收入。如果下月收入变成1W1,10%增长率,减除5k负债,可用支出就是6k,下个月的支出曲线就会从1W5变成6k,就会位于收入曲线下方。支出曲线就是围绕收入曲线变动正弦曲线的一个波浪线,这就是一个周期,只要有借贷和信用,就内生就蕴含了一个周期的波动。你把微观的行为进行加总,就变成了宏观的经济周期波动。宏观的一个企业、一个产业、一个国家都一样,只要借了钱就有更多钱可以用,支出大于收入。那为了还钱,收入就要高于支出,从支出角度来看,就一定会有波动,即周期的波动,这是非常有意思的,是微观周期的一个缩影。
货币的派生
货币的锚
讲了信用内含的周期波动之后,再来看信用和债务周期。先要理解货币体系,先看货币系统。之前在讲套利的时候讲过什么是无套利均衡,当时讲以货币为基础的货币体系,就是小明的包子,比如中央银行以包子为储备商品的发行货币的话,包子就是货币的锚,1块钱1个包子,怎么实现无套利均衡的状态。以商品为基础发行货币的话,货币是相对稳定的,不过出现过多的货币的超发与紧缩,因为始终会有一个平价对齐进行约束。比如说1块1个包子,如果超发货币的话(以商品为锚,多发1块就要储备1个包子,市场包子就会少了),市场上包子就会涨价。包子涨价(1.5),人们就会跟中央银行进行交易进行套利(用1块钱去兑付1个包子,然后市场上包子就多了,钱就变少了),套利后就导致包子价格下降。同样,如果钱印少,包子降价,紧缩带来的套利逻辑也会同样使包子重回1块钱。整个货币史,各个经济体都喜欢用黄金作为储备商品(锚)来发行货币,所以那个年代整体的通胀、经济波动都没有现在那么夸张。
但二战之后,百废待兴,大家都要赶快搞好经济,冲破了以黄金为约束的货币体系,就发行了很多债务,但这个债务就还不起了(包括美国也没有那么多黄金),然后就废除了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体系,不再承诺中央银行有义务按照某种比例来进行兑换黄金。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法币体系,英文叫做Faat,直白些说法币体系就是央行想怎么发钱就怎么发,以国家信用为主的货币发行体系。国家信用就是你相信国家将来会把这个钱还给你,会有履约的能力,相信就代表货币就值钱。全球货币体系都是这样,美元的发行就是以美国国债进行背书,作为锚。中国创汇实现基础货币的投放,也是锚定在美元的国债上的。先赚美元,再换成人民币,人民币再投放在国内市场上,形成了货币的流通。为什么美国的国债在世界金融体系中那么重要,其实这也是一个原因。很多经济体的货币发行,都是以美元作为中介,最后美国国债都是作为货币的一个锚。
美国国债是当今货币体系的锚
中国除了进出口的方式赚取的外汇之外,外贸开始转向国内(之前讲过08年外贸经济熄火后),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来增加投资,驱动经济发展。但是出口创汇能力就开始下降,外汇账款也不会之前那么多,所以我们就开始创造了很多经济工具(MLF、SLF),创造了几万亿的借贷规模。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交易,中央银行就会向商业银行发行货币,商业银行必须以一些债券进行抵押给央行,然后商业银行将这些货币再通过贷款借给企事业等经济主体,实现整个经济的扩张更流通。所以,我们的货币系统就是这样的。
简单来讲,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派生基本原理是这样的:央行以债券为锚向商业银行投放基础货币,商业银行按照规定留一部分(存款准备金)再放贷给经济主体,经济主体拿着贷款进行生产活动/发工资等再次回到银行变成存款,存款再变成贷款不断的循环往复,这笔钱就不断的成倍放大。
一笔金属货币会变成多少社会上流通的货币资金呢?基本的公式就是金属货币*货币乘数,这个乘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的倒数。货币乘数是理论上的,会受到一些实际情况的影响,商业银行在不断存贷的过程中,主体意愿非常重要,比如有些工厂可能贷款出来就不再存入,就不再派生了。也可能也跟国家政策相关,利率较高时会影响贷款增加,降低货币乘数。比如房地产贷款,贷款要有抵押物,房地产贷款限制也会降低了流畅性,降低了乘数,也就是降低了整个国家的信用,所以房地产供应是跟货币相生相惜的过程,既是结果,也是原因。因为在中国经济体系中,房子在整个信用派生的过程中,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抵押物,甚至可以看成唯一的最大的一个抵押物。因此冻结房子,然后限购限售,货币供应速度就下降(M2),货币增速就下降,很大是因为房地产调控。为什么会这样,货币派生有些过程就被切断、降低了,乘数下降。这是就是货币派生的一个过程和基础逻辑。
货币乘数公式
有些自媒体说中央银行投放XX亿MLF,是要大放水了,这个逻辑是非常不严谨的。你要观察货币是否有增加,货币乘数是否变化了。过去两三年,基础货币投放有增加(降低基础准备金,降准),但是金融数据中的M2有时候不但没有增加,还在下降。所以降准并非是大放水,因为降准只是货币派生流程中一个环节,他并不能保证所有环节都是畅通的,最多导致水是流的出来的。可能投出了MLF,基础货币,但是其他货币派生渠道可能变得更加严格。比如17年后资管新规出来后,影子银行(资金通过信托方式进入社会)这个渠道就打掉了,这部分派生渠道就被堵死了;资管新规下,尽管基础货币增加了,但是由于渠道受限制,信用货币还是不增返降。所以,降准不一定代表着放水。最近我们看到股票债券市场,会发现银行间的资金比较多,目的是为了缓解小银行的流动性危机,因为前一段包商银行引发了小银行信用危机。小银行一般没有渠道获得存款做业务,就像大银行借钱,给出大银行比较高的收益率(同业业务)。小银行借出来后,投资管理失误,错配严重出现坏账,那就只能中央银行出面擦屁股。但是随着这个问题越来越大,中央银行就决定改变打破刚兑,让银行自己承担坏账,就引发小银行的信用危机,大银行开始不愿意借钱给小银行。小银行没有钱就很困难,派生渠道受损,央行就要想办法发钱缓解,但这些钱并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当中,因此包商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比较严重。
小银行与地方基建、房地产都有很多关系,如果大银行同业业务渠道出现问题后,信用创造就会出现问题。最后,信用体系就会发生收缩,最近股票市场表现不好很大部分因为这个。因为它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,也影响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通道,即货币供给的问题。货币供给=基础货币*货币乘数。
包商银行银发信用危机
信用派生,其实对应了货币政策。货币政策在准备金上量的政策,总量上的变多的变少,比如常用工具OMO,逆回购。逆回购是向市场投放货币的短期行为,购买债券,支付货币。正回购是操作债券,收回货币的行为。回购是短期利率的工具(7天、隔夜)。MLF,就是中长期的。还有很多工具,TMLF(Target)特殊抵押物换取资金投入到社会。还有就是存款准备金率,降准货币乘数变大,18年就降准很多次。可以把准备金就是一个池子,控制这个池子可以使用很多工具,18年降准就是对冲很多要到期的MLF,债券,进而避免基础货币的收缩,因为基础货币收缩,会导致信用派生的收缩。美联储缩表就是信用派生的收缩,美联储当初做量化宽松,买了很多债券,到期之后就要把债券抛售,债券收回来,进行缩表。如果到期后,进行降准,就释放了一些基础货币出来,通过派生让更多信用产生,一增一减进行对冲,因此降准未必是大放水,不要人云亦云。
除了量的政策,还有价的政策,就是改变资金的价格,影响借贷成本。主要工具就是利率。利率会有很多体系在里面,因此这里不讲太复杂,理解利率是如何影响宏观、投资、消费、货币供应的。利率影响借贷成本,进而借贷意愿,意愿强货币派生更容易。因此中央银行,通过控制利率来影响货币。经济不好的时候,会进行降息,刺激借贷意愿,增加货币派生。经济过热,就会收缩借贷意愿,收缩信用。利率还会影响资产的价格,是所有金融资产的“机会成本”。从此来看,利率提高,投资要求更高的回报,价格就会降低,来降低成本。加息周期中不容易出现牛市。因此美联储就比较纠结,加息降温就容易搞崩经济。美国的经济周期与利率调控周期相关比较高。以上就是货币政策。
2019年8月1日,美联储宣布降息25基点至2%-2.25%
除此还有财政政策。比如税,美国和我们都减税,刺激消费。还有就是财政部安排资金赤字率,发行国债来支持重点项目。中国的货币政策有很大约束(通胀3.0后就很难降息),只能通过减税来激发消费活性,专项债新规(重点项目资本金)等财政工具进行调整。最后讲一个去杠杆的问题。杠杆就是我的负债,如果我有50,借了50。100/50=2,我就是有2倍的杠杆。从宏观上来讲,4w亿开启了加杠杆周期,国家部门,企业部门,居民部分轮番加。3个部门杠杆率就是宏观杠杆率。房地产库存问题,居民买房加了一些。基建,国家和企业加了很多杠杆。债务堆积到了一个阶段(宏观杠杆率),经济就开始崩溃,借的钱开始还不上了(总支出=信用+总收入)。有时连利息都还不上,只能违约。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别人收入,你还不上钱,就有人没有收入再放贷,循环就打破,出现连锁反应。违约人多了,经济系统就崩溃。国家在管理经济的时候,都要竭力避免杠杆率不要达到那个水平,所以现在就要降杠杆,17年最为典型。杠杆率=总债务/总收入,降杠杆就要降低信用/债务,提高总收入/产出。
任泽平:当前中国宏观杠杆率总水平较高
达里奥总结了4种方法,其实就是公式里的降低分母提高分子,从数学上非常简单。第一种,削减确认开支,开支=收入+信用,支出变少债务变少。但是支出是另外的人的收入,另一部分人收入会变少,传递下去,整个社会的信用会坍缩。只缩减开支,那分子速度慢一些,分母会更快,整体杠杆率还是上升的。第二种方式是债务重组,降低本金、降低利息、延期支付。包商银行,超过5千万的项目就要这样安排,效果也等同削减开支。第三种通过顶层调控财富再分配,因为主要是穷人还不起钱,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转移给穷人,但这个效果也等同削减开支。第四种债务货币化,用的比较多。央行印钱把债务买过来,美国的QE就是这样。因为前3种效果都一样会使收入比支出掉的更快,更像是做手术。央行发更多货币出来,来对冲前3种造成的收缩效应,就像手术前的麻药。如果几种方式配合比较好的话,就可以去杠杆也不造成通货膨胀。目前中国就是在缩跟胀之间保持平衡。债务跟信用框架理解起来很简单。用最基础的第一性原理就很简单。理解去杠杆,就可以理解什么是杠杆,杠杆公式是什么。为什么去杠杆,肯定是杠杆分数太大了,如何降低分数,就要降低分母,提高分子,或者同时。去杠杆过程会导致资产价格降低,因为信用紧缩。央行会注入货币,让资产价格上升,整个过程就是震荡。如果去杠杆完成,经济向好,资产市场才会走出牛市。之前美国就是08年暴力去杠杆,把坏账抹平重组,美联储没有QE,因此比较痛苦形成金融危机,后续出现QE对冲,降下来杠杆后,就形成了10年左右的牛市。中国想避免08被动去杠杆,因此就是用策略进行主动去杠杆。
关于宏观还有很多,比如各种讲周期的理论。都是框架,理解宏观最核心的还是这些变量。第一性原理就是从定义出发,进行演绎推理,然后再串联起来。后面讲资产定价,你会发现宏观微观、会计定价都会串联起来。后面讲完你就会发现是连在一起的,所以还是要把这些理解。